2023年會工作坊

  1202日程0829.jpg1203日程0829.jpg

工作坊搶先看

野外歷奇教育的對自我體系(如概念、認知、自信、身份、效能)的正面影響雖然在文獻中充份記載,但針對野外歷奇教育推動這些正面影響的潛在機制實證研究卻零碎有限。理論上,外展歷程理論 (Walsh & Golins, 1976) 及歷奇輔導理論 (Schoel, et al.,1988) 皆嘗試解釋野外歷奇教育怎樣及為何有效。本研究,選擇了這兩套理論當中的7項重要經歷元素,測試跟香港年青人的自我認知及自我效能提升是否有關聯。此外,會以i)輸入,ii)過程iii) 輸出 的框架,探索 輸入、過程 及 輸出結果 三組變項之間的關聯。這項混合追蹤研究,以問卷及半結構性訪談方法搜證。研究樣本來自兩個野外歷奇教育課程,包括外展課程及大專課程中 111位青年參加者及6位歷奇導師,亦包括一組年齡相若沒但有參與歷奇課程的大專生 (n = 38人) 作對比。量化數據分析及質化訪談內容分析結果有些不一致卻可互補。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只有外展的野外歷奇課程對年輕人的自我認知及自我效能有正面的影響 (d = 0.51 - 0.71),而三組變項之間的關聯分析結果,只有i)輸入及iii)輸出結果 (Rc = .44 - .52),與 i)輸入及ii)過程 之間有關聯。ii)過程及iii)輸出 (Rc = .49) 這兩組變項找不到關聯。而質化訪談內容分析結果顯示,兩個野外歷奇課程皆為青年人帶來五類跟自我認知及自我效能相關的結果,包括:1)強項,2)喜好,3)洞察,4)弱項,及5)角色和責任,而跟這五類結果相關的歷程,又被整理為八項主題,1)社交經驗,2)新奇的,3)認知經驗,4)情緒經驗,5)成功經驗,6)進步,7)體能需求,及8)選擇挑戰,基於這些結果,研究員對原有的歷奇經歷理論提出了修訂建議,亦對是項探索為理論、應用及研究帶來的意義和限制作出討論。

Despite documentation on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OAE) on self-systems (e.g., concept, awareness, confidence, identity, and efficacy), empirical research regard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OAE that foster these positive impacts is fragmented and limited. Theoretically, both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Model (Walsh & Golins, 1976) and Adventure-Based Counseling model (Schoel et al., 1988) attempt to explain how and why OAE is effective. This study selected seven key process elements from these two influential models and examined whether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elf-awareness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youth in Hong Kong. It also adopted an input-process-output framework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 input, (ii) process, and (iii) output variables. A mixed-method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sample included 111 young participants and six instructors from two OAE programs (Outward Bound and community college), as well as a control group (n = 38). Results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were somewhat mixed and complementary. Quantitatively, only the Outward Bound program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d = 0.51 - 0.71) on its participants,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ere only found between the sets of i) input and iii) outcomes variables (Rc = .44 - .52) and i) input and ii) process variables (Rc = .49). However,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ii) process and iii) outcome variables. Qualitatively, five outcome themes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self-awareness and self-efficacy – 1) strengths, 2) preferences, 3) insights, 4) weaknesses, and 5)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 were identified for both OAE programs. Further, eight process themes – 1) social experience, 2) new / novelty, 3) cognitive experience, 4) emotional experience, 5) mastery experience, 6) improvement, 7) physically demanding, and 8) challenge by choice – were found to be linked to the five outcome theme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a modified theoret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賦能(empowerment)為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重要效益機轉之一,那麼課程規劃者、指導員該如何創造賦能的過程以達到賦能的效應,進而推動課程預期的效益目標,是本工作坊所要探討的焦點。

本工作坊為發表者博士論文的一部分,兼具理論與實務,並且以研究數據為本,然而本工作坊並非強調研究方法,並不會太生硬,而是著重在課程設計的思維,如何在戶外冒險教育課程中促進參與者的心理賦能為主,歡迎戶外冒險教育課程規劃者,指導員以及對本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加入本工作坊的分享!當然也歡迎對於本研究有興趣的研究生來交流!

#關鍵字:戶外冒險教育課程設計、心裡賦能效益指標、自行車活動

大家好,我們是GROW TEAM!

一群熱愛學習的年輕人發起的學習團隊,今天這場「自學團隊養成之旅」工作坊,將引領每一位夥伴深入自學的領域,同時探索關係及創新在團隊內所引發的力量,從而開啟豐富充實的學習旅程。

【 與自學團隊,學什麼? 】 自學的力量:我們將和你分享自學的關鍵,並透過真實情境解析,展示在GROW TEAM中我們發生過最原味的事,提供不同情況的應對運用,產生更全面的自主學習模式。

我們是夥伴:學習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更是夥伴的事。我們將分享如何建立有意義的支持性關係,在學習旅程成為重要的關鍵動力,夥伴們將有機會與其他學員共同合作,大量對話,從關係基礎共創出令人讚嘆的好想法。

創新好點子: 創新是突破的關鍵,我們將引導您培養創新思維,更重要的是將創新融入日常學習和工作中,這將是一場啟發您不同潛力和視野的好地方。 這場「自學團隊養成之旅」不僅是一個工作坊,更是一個充滿學習、分享和啟發的旅行。

歡迎渴望個人成長的自學且期待夥伴同行的你,這趟旅程將為我們共創更多滋養彼此生命的方式。

#關鍵字:自學、關係、創造

你相信什麼,就會活在怎樣的世界。
以「即興劇」戲劇活動為主要進行方式,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一起討論「隱喻、扮演」 對行動帶來的效果。
人格面具、催眠、即興劇、心理劇、薩提爾雕塑、遊戲、夢境、敘事治療外化。

歡迎進入我的夢境,或是我質疑的我所說的,一切都將更促進我們的反思覺察。
透過 情境塑造,隱喻扮演,讓「體驗」發生。

#關鍵字:歡慶失敗、Yes,and、隱喻

【這是你嗎?】
望更有自信?
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渴望釐清人生方向?
想知道幸福的秘訣?
渴望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想知道自己最擅長且有效率的事情?
希望發揮天賦和挖掘潛力?
如何讓自己更強大?避免盲點導致失敗?
想知道蓋洛普優勢分析為何是全球前500大企業的最愛?
如何運用優勢分析在履歷和面試中脫穎而出?

「來吧!成為最強版本的你!」 →科學化分析,更認識自己! →挖掘天賦,化為優勢!
【我至少會提到的八個重點】
自信的源泉、令人滿足的人生能力的解析追尋天賦的五種方式蓋洛普優勢分析的原理蓋洛普優勢分析的正確解讀&打開方式蓋洛普優勢分析的兩種優勢應用蓋洛普優勢分析在個人生活中的優勢層次

【蓋洛普優勢分析系統是什麼?】 蓋洛普Gallup,全球最大的民調公司,於1935年成立, 是以調查為基礎的績效管理諮詢公司,以民調預測美國大選聞名。 而「蓋洛普優勢分析測驗+官方認證教練一對一諮詢」 是個已經有50年歷史、全球前500大企業、新加坡政府全面採用的人才培育系統, 把人類的天賦歸納成34種,透過科學化分析加以排序, 並且輔以官方認證教練諮詢,不只是找到能力的方向, 還化天生天賦為可用的優勢,給予實際的幫助。

【適合誰呢?】
1、想要更有自信
2、想要更了解自己
3、想要釐清自己的職場或人生方向
4、想用優勢事半功倍地做事或是與人相處
5、現在有重大的人生或職場難題,需要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只是心理輔導
6、與身邊的人亟欲突破關係與互動的瓶頸
7、人生進入新的階段,想要好好升級自己迎擊新挑戰
8、想要轉職、轉換工作跑道
9、在履歷表與面試上想讓自己獨特地脫穎而出
10、已經很滿意現況,但是還想要讓自己更強
11、一切看似順遂,但想避免讓自己的盲點毀掉自己的成功。

#關鍵字:優勢、天賦、蓋洛普

本課程運用體驗教育為課程主軸,並融入六大常見的教學手法,透過動態引導和體驗式活動設計,提供在學校及業界培訓的講師們有不同的課程設計模式。 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設計(如:熱身破冰活動、分享感受等類型活動)讓學員親身體驗活動為主的課程,運作方式採取開放的態度,由學員去決定達成活動的方法,過程中具有高度的變化性。

教師會運用合作、團隊精神、溝通、信任、決策、問題解決、等多元教學手法給學員不同的體驗,針對不同的學習方向和目標,使用不同的學習模式,藉由實際的體驗和引導反思讓學員了解團隊合作、衝突管理和問題解決的重要性,並應用到未來實際的生活中。

#關鍵字:動態教學設計、體驗式學習、教學氛圍營造

九年前,我接觸了體驗教育,同時學習引導反思。幾個月後,我懷著初生之犢的興奮,開始帶領團體。想不到引導反思的效果遠遠不及期待,心情從高峰掉到低谷。《反思之峰》一書 2-3 章,指出多數引導員和我有同樣困境,比起引導反思,更傾向帶領體驗活動。

如果引導員是一支手機,APP 是引導技術,APP 要能發揮作用,手機的效能是重要關鍵,如果手機效能不足,安裝再多再強的 APP 也表現不出來。 我把引導技術稱為外功,手機效能稱為內功。 這個工作坊,我們一起聊聊,引導員要練哪些內功,該怎麼練。

#關鍵字:反思、修練、內功

忙碌的生活讓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聆聽自己的聲音、仔細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了呢?

在身聲工作坊裡,讓我們一起慢慢地、仔細地聆聽、觀察、動作,在這裡重新與自己相處和互動。 以聲音與身體引導,邀請體驗者直接身體力行情境中的活動 沈浸式工作坊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與身體自由合作。

#關鍵字:肢體開發、聲音開發、自我探索

原創牌卡這十幾年來在台灣有蓬勃的發展,不同的主題內容,很適合運用在個人、團體跟組織。 但這麼多的牌卡,究竟要怎麼選擇跟運用呢? 牌卡協會理事長,也是「療心卡」等五套牌卡的設計者,將帶領大家透過認識牌卡的四大分類,兩大操作方式,暢談如何在團體帶領引導中使用。 這樣的工具,很適合結合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當中,也很適合不同背景跟年齡層的對象來使用。 所以課程中,歡迎大家攜帶自己的牌卡,詠詩老師將透過講解、實際操作演練、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成員更認識多元的牌卡,增進自己在團體帶領引導的能力!

#關鍵字:牌卡、團體引導、溝通表達

你有想過體驗教育也能結合生涯探索、影響青少年關於自己人生方向的思維與行為嗎? 於此工作坊中,城市浪人將分享從2013年開啟的大學活動如何蛻變成一個非典型的體驗教育模式。工作坊中將有機會讓參與者稍微體驗一下小任務、互相交流反思,同時也將分享我們如何透過任務帶給學員具衝擊性的體驗、將之轉化為生活中的思維改變,最後也將分享這幾年操作下來的心得反思、針對體驗冒險教育應用於生涯探索議題的未來展望!

#關鍵字:跨域結合、非典型體驗方案、流浪

講師進階技能,讓你的收斂高效又有優質的課程效益。

#關鍵字:引導收斂術的場景應用、收斂困境時、經典收斂活動體驗

Articles
Categories
Questions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