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會工作坊
工作坊搶先看
如何在足夠的空間裡反思對話?如何創造心理安全的場域?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極其困難。
大家是否有聽過或者知道「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呢?當永續發展成為全國趨勢時,我們的青年們要該如何響應呢?不知道大家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以戲劇「魷魚遊戲」、「不可能的任務」、「三國」、「西遊記」透過坎伯的「英雄之旅」的解析,來看體驗教育理論「全方位價值契約」、「經驗學習圈」、引導技術的流程、課程開場的設計在一場體驗式課程規劃的應用。
為什麼要『玩書』? 書中其實有好多“好東西”,看了當下會有感動、感觸,如果能實際”操作“、“練習”,能夠進一步造成更長久想法的轉變、行為的改變!
透過Playback Theatre_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活動技巧,加上阿馨臨場的即興發揮,創造當下的互動、交流、聆聽以及陪伴彼此的生命故事。
將製造業的「品質」、「交期」、「成本」,加上科技業的「創新」、「標準化」,這些元素如何透過企業的「培訓需求分析」,設計於「體驗式的課程」裡面,然後如何搭配合適的引導技術進行團隊的對話及引導反思。
透過心理師的帶領與翻譯,重溫過去的那些冒險故事與記憶,引導探索人與人之間,在冒險場域所共創的「心-關係」,究竟有哪些隱藏於表象之下,不容易被讀取的重要的訊息或意義呢!
分享者將以心理師的工作視角闡述能力建構取向於青少年體驗式團體的意涵、操作原則與應用。
「團建」在企業培訓的潛台詞、「需求」的真假和虛實、企業培訓的三個思維。
在本次的工作坊中,將介紹運用非暴力溝通為核心的學習循環。透過自我連結的流程,從發生的經驗中連結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並找到策略往前邁進。
一個引導員的自我修煉與生命歷程對其的影響與看見。
本工作坊將以120分鐘的時間,針對引導反思的歷程進行解構,並嚐試找出補強的方法。
如何對體驗教育的平面活動提供的深度經驗,有效的深度分析與引導反思的介入,在本工作坊將有所是示範與討論。
透過工作坊,我以跆拳道品勢(Poomsae)運動帶給與會夥伴一場對自己、對夥伴、對武術的武術饗宴,讓自己關注及省思到日常生活中我們與他人的合作是否能再次調整與優化。
疫情來襲,體驗教育工作者可以選擇等待疫情結束,或者勇敢擁抱改變的可能?如何線上與學員進行有效互動。
提問,像是試著開窗。開窗之前的過程,決定了開窗這個動作;而後,窗外的風景將和你互動、和你說話,迎面而來的風也喚醒你和現場的連結感。
我們的感受是源自我們選擇看待他人的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因此我們要為我們的感受負責。
這是一場純粹個人學習經驗的分享,從二年前為自己安排的進修起談,談關於獨行學習的心內聲音,也穿插戶外體驗工作至此的路上風景,重新回到參加者的角度經驗。
繩索挑戰委員會舉辦的五項運動會,在體大的繩索挑戰場,現場報名!
項目分別有架繩/收繩、穿著吊帶、鉤環拆解與重組、繩結、Monkey攀爬。四人一同組隊,評分項目不只比速度、完成度、還有整體的團隊精神!表現優異的團隊可以獲得繩索委員會準備的戶外裝備唷!